大连金州新区的十大功能园区在中外客商面前首次集体亮相便显示出强劲的“吸金”能力,当场签约23个项目,引进外资26亿美元、内资226亿元。作为大连打造世界级现代产业区的重要载体,十大园区的不俗表现,是金州新区“战略重组”后区域发展优势的一次释放,也是金州新区“十二五”期间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继续率先发展的精彩起步。 大连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经济水平一直处于国家级开发区的先进行列,金州区综合经济实力则始终稳居全省各区、县(市)前三。近年来,随着两个强区的快速发展,资源和体制的瓶颈制约开始显现,开发区日渐狭小的空间和金州区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步的管理体制等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2010年4月,大连实施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两区强强联手组建金州新区。抢占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和新兴产业“三个制高点”,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大连全域城市化中发挥龙头和先导作用,打造大连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金州新区肩负的新定位、新使命。重组后的金州新区科学谋划新区发展,确立了“功能区牵动、行政区融合”发展思路,将发展视野从原来的大小窑湾和金州湾拓展到黄渤两海岸线,在1040平方公里的空间对产业、规划、项目、土地等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新区全新发展框架已现雏形。 以改革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实现区域发展动力由点到域,金州新区布局了占全区总面积70%以上的十大功能园区,明确各功能园区管理体制和发展定位,并投入园区发展资金21.5亿元,全力打造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以增量优化产业结构,金州新区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及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77项,其中有51个大项目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随着英特尔一期等重点项目投产,金州新区主导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步伐加速,现代冶金、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光电子等百亿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现代产业集聚区建设初具规模。 2010年,金州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180亿元,两项指标均占全市1/4以上;实际使用外资33亿美元,占全市三成;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2.6亿元,预计进出口总额200亿美元,接近全市一半。随着区域发展能量的进一步释放,金州新区正在成为支撑引领大连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核心区域。 |